城市笔记(九)杭州:数字赋能,让城市治理更聪明

微信图片_20201116092000.jpg

编者按: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,城市星罗棋布,它们不仅是承载人们居住、工作的物理空间,还是承载人们生命体验、成长记忆的情感空间,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呵护并携起手来共同缔造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城市功能明显提升,人居环境持续改善,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条件。这期间,涌现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。

按照新闻工作者“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”要求,我们借助每一次出差途中的所见所感,用脚丈量城市,用眼观察城市,用脑思考城市,用笔记录城市,从可以触摸的城市细节入手,以“笔记体”书写城市,形成“城市笔记”系列,敬请关注。

过去提到杭州,人们通常想到的便是谚语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,以及那美不胜收的西湖,而如今,在“美”的基础上,杭州又被打上了“数字”和“智慧”的标签。

前不久乘高铁到达杭州东站,笔者去洗手间时,看到这里早已配备了“智能厕所引导系统”,洗手间入口处实时显示时间、温度、空气质量、人流量等数据,一目了然。此外,杭州东站还实现了5G技术商用,构建了集管理、服务、体验于一体的数据支撑体系,从高铁到地铁可“免检换乘”、停车可“先离场后付费”。

近年来,为让城市治理更聪明,杭州市全力打造“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”,加速研发“城市大脑”。其中后者是一个数字化界面,市民凭借它可以触摸城市脉搏、感受城市温度、享受城市服务,城市管理者通过它可以配置公共资源、作出科学决策、提高治理效能。

目前,杭州“城市大脑”已建成的城市数字化治理综合基础设施涵盖公共交通、城市管理、基层治理等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,深入触及城市的各个角落、影响着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今年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,杭州依托“城市大脑”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发和应用了“杭州健康码”,之后“健康码”很快被全国化推广。

之后为推进复工复产,杭州又基于“城市大脑”推出了“亲清在线”平台,实现了税务、市场监管、社保等平台数据协同,让政府推出的惠企政策便捷直达企业。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发展处处长吴毓娟说,依托“亲清在线”平台,只用了短短3个月,杭州61万企业职工就“点对点”收到了3亿多元的租房补贴。如果按照以往的审核模式,可能一年过去职工都拿不到补贴。

类似这样让数字为城市赋能的例子还有很多。在市政方面,杭州建立了由基础管理、抄告考核、养护监管、综合分析、工程管理、检测评估、中控上报管理、系统管理8大模块组成的智慧市政系统。基础管理模块相当于一个庞大的数据库,无需再翻阅纸质资料就能查阅到设施的简介、照片、资料卡、巡更情况;综合分析模块更像是一个“智慧大脑”,可按区域、设施类型、严重程度等筛选方法,对设施病害、安全、巡更进行全面分析。

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,杭州下城区的一个小区用上了“智汇”健康码智能门禁系统。小区居民进入时,脸对着闸机5秒后,人脸识别器便传来“嘀”的一声,屏幕上显示“健康码绿色,欢迎光临”。在这5秒里,人脸被自动识别,数据后台将人脸与街道数字驾驶舱、杭城健康码信息联动,自动完成信息比对,大大提升了社区基层治理效率和智能服务水平。

“城市大脑”除了让杭州整体“更聪明”外,数字化在很多细分领域也得到了体现。针对建筑业信息化程度低等特点,杭州筑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的数据积累和大数据分析,实现了全国施工企业中标业绩、诚信信息、建造师在建、资质等级、工商信息、法律诉讼等多维度查询,帮助招投标监督机构、法院、行业协会、施工单位和上下游企业,寻找诚信合作伙伴、监控企业经营动态等。

通过打造“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”和“城市大脑”,杭州已基本完成从单一数字经济指数向综合的数字治理指数的重塑,打造了整体的数字政府、数字社会、数字经济,构建了数字化为基础、大数据协同的城市数字治理现代化体系。从全国来看,学习杭州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“城市大脑”的城市也不在少数,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封松林表示,现在全国宣布要做“城市大脑”的大概有500多个城市,几乎涵盖了所有副省级以上和地级市。

毋庸置疑,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,城市也确实需要借助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前沿技术,不断提高信息化、智能化管理水平。从数字化向智能化、智慧化迈进,让城市更聪明一些、更智慧一些是大势所趋。

相关内容


Warning: error_log(/www/wwwroot/2021.jujing.com.cn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#log/log-0220.txt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2021.jujing.com.cn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spider.class.php on line 2900